电信学院于1983年开始挂靠“轻工机械”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电信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分别属于“控制”、“计算机”和“电气”三大类别,目前学院的学科布局情况如下:
博士点:“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自设)
一级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二级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专业硕士点:“控制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先进控制算法与应用”等4个二级学科,2010年取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教师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2人,教授17人,副教授17人,博士学位32人;享受政府津贴、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5人。
主要学科方向:
(1) 控制理论与应用
以轻工生产过程为对象,以解决造纸、皮革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与设备控制问题为任务,通过建模、仿真及理论分析等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优化与能源管理问题。
(2) 智能信息处理
以轻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如纸病检测、皮革测量等为背景,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相关的信息工程技术。
(3) 新能源控制技术
风力发电中的风机控制、光伏系统的监测与组网技术
软件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学科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现有教师4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博士学位14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其它纵、横向科研项目33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4篇。
主要学科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方向致力于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展智能计算、智能系统、智能服务研究,形成理论、算法、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研究思路, 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水平,解决智能装备与制造领域的实际问题。具体地,通过对图像连通域标记等基础算法的研究,将其和工业中纸张与皮革表面的缺陷识别等技术应用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工业生产中的特定目标识别和机器人感知与引导问题,以提升轻工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轻工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方向在现有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系统的工作基础上,一方面针对服装行业消费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开展基于视觉的三维非刚性测量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以实现非刚性人体体型大数据的获取,为服装的个性定制提供数据资源;另一方面,针对造纸、皮革等轻工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轻工企业信息化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构建面向轻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库。基于此,开展从大数据构建到知识发现、容错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实现对传统轻工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
(3)“可信软件技术”方向重点关注面向造纸、石化等轻工和陕西地方经济的特定行业软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可信性、可用性问题,主要研究软件缺陷检测技术、软件缺陷修复技术、网构软件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和安全攸关软件的构造方法,解决轻化工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危险环境下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高可信、高可用重构等难题,有效减少软件服务中断时间,推动传统轻工企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迈进。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1998年开始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主要学科方向:
(1).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重点研究二值化图像的轮廓标定算法、三维图像重建与机器视觉。
(2). 智能计算与嵌入式系统
以智能家居、智能工厂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智能硬件的计算与通信问题。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1998年开始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主要学科方向:
(1). 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理论与算法研究
重点研究软启动器及简易变频理论和技术,谐波拟制和有源滤波等装置和设备的理论和技术。
(2). 新能源技术应用和能量的转换与控制研究
重点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与电能转换与应用相关的控制算法和技术
(3). 自动化系统集成与电气传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研究
重点研究在传统造纸自动化的基础上开展节能和智能系统的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